日本亚洲黄色|欧美黄色精品|午夜av影院|天天做夜夜爽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歡迎登陸中國核學會官方網站

中國核學會2024年核領域十大新聞
發布日期:2025-01-21    發布:未知

1.習近平主席出訪法國,兩國共襄“碳中和”推動核能安全利用合作走深走實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核能合作4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于5月5日至7日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中,實現碳中和目標再次成為中法兩國的重要共識,其中共同推動核能合作與發展作為兩國攜手實現減碳目標的重要基石備受關注。期間,為共同推動核能合作與發展,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分別與法電集團面向全球共同發布《核能支持低碳發展前瞻性研究》藍皮書、簽署《關于深化核能領域相關合作的意向書》,通過一系列舉措,讓中法兩國在核能技術的戰略層面達成共識,共同提高兩國核能技術的國際影響力。

 

2.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五個核電項目,合計11臺機組

2024年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山東招遠一期工程、廣東陸豐一期工程、浙江三澳二期工程、廣西白龍核電一期工程,等五個核電項目共計11臺新核電機組。會議強調,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要不斷提升核電安全技術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全鏈條全領域安全監管,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3.原子能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2024年4月,原子能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這是原子能法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啟動立法工作以來,歷經40年討論和修改,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該草案共8章53條,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原子能和平開發與利用的原則要求,明確監督管理體制,推動原子能研發和利用,規范核燃料循環體系建設,加強安全監督管理,完善進出口管理和國際合作機制,嚴格法律責任。作為行業統領性基礎法律,制定原子能法有利于強化行業頂層設計與更好統籌原子能事業發展和安全,將促進原子能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維護我國負責任核大國形象。

 

4.整體上我國核電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2024年9月25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經頒發運行許可證的核電機組57臺,建造許可證的30臺,核準待建的15臺,加起來共102臺。我國核電技術已經實現二代向三代的迭代升級,四代技術陸續開始應用。整體上,我國核電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著力構建嚴密的核安全責任體系,不斷完善現代化核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實現高水平核安全,也更好保障公眾安全和環境健康。

 

5.十二部門印發《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2024年10月31日,國家原子能機構、生態環境部等十二部門關于印發《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領域進一步拓展。圍繞核技術在醫學診療、農業育種、食品加工、材料改性、安檢安保等重點方向或領域的應用,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核技術應用產業年直接經濟產值達4000億元,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6.“國和一號”示范工程已首次并網發電

2024年10月31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國和一號”核電示范工程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國和一號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經歷了我國核電發展歷史上最嚴格的設計審查與安全審評,是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走在前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志,由國家電投集團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核電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采用“非能動”安全設計理念,單機功率達到150萬千瓦,是我國自主設計的最大功率的核電機組。

 

7.我國自主核燃料元件科研與工程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11月,我國自主研制的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組件完成了兩個長循環輻照運行考驗并順利出堆,共在反應堆中運行三年,至此,我國完成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組件全周期商用堆運行考驗,標志著我國ATF燃料組件自主研發邁出了關鍵一步,是我國自主化核燃料研發保持與國際核燃料前沿技術并跑的重要里程碑節點。

2024年12月,我國自主知識產權CF3燃料組件入選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項目清單。CF3燃料組件已實現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K2、K3機組的批換料應用,在國內秦山、方家山核電站實現了20組小批量多堆芯應用。目前正在積極推動CF3燃料組件在國內核電站中的工程應用與巴基斯坦C5機組的首爐全堆芯應用。

 

8.我國規模最大天然鈾產能項目開工建設

作為國家原子能機構“十四五”核工業發展規劃項目,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12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國產能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天然鈾生產基地,進一步提升我國天然鈾保障能力、天然鈾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9.我國多種同位素國產化生產實現重大突破

2024年,我國突破多種同位素制備工藝,國產化生產能力獲得大幅提升。我國首次利用核電商用堆批量生產碳-14同位素,徹底破解了國內碳-14同位素依賴進口的難題,實現碳-14供應全面國產化。國內首條年產萬居里級無載體镥-177生產線、年產能千條級鍺鎵[68Ge-68Ga]發生器生產線全面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正式具備萬居里級镥-177、鎵-68等兩款醫用核素的生產供應能力。我國首個商用堆在線輻照生產同位素裝置在秦山核電基地正式投運,標志著我國成功掌握批量化在線輻照生產短半衰期同位素的關鍵技術。我國規模最大醫用同位素生產基地正式啟用,镥-177、釔-90、鐳-223、碘-125、磷-32、錸-188、鈥-166、碳-14等8條醫用同位素生產線完成全部建設工作,為建立我國醫用同位素自主保障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10.我國高放廢液玻璃固化技術能力大幅提升

我國自主研發的陶瓷電熔爐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配方,在國內首座國產化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冷臺架上圓滿完成了試驗驗證并通過驗收,實現了我國陶瓷電熔爐玻璃固化技術國產化研究關鍵核心技術零的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兩步法φ650mm冷坩堝玻璃固化工程樣機順利完成90天連續運行試驗,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兩步法冷坩堝從工藝原理到工程運行的關鍵技術,將為我國安全、環保處理高放射性廢物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