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核能科普宣傳大綱-核技術應用(二)
綠色核能科普宣傳大綱
核技術應用(二)
3.輻射育種、輻射防治蟲害與食品保鮮
農業核技術是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我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展同位素與輻射技術應用于作物育種、土壤肥料、病蟲害防治、畜牧、水產、農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研究,對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和農業生產的發展生了深刻影響,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利用輻射誘變技術選育農作物新品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和中子射線及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照射農作物的種子、花粉、植株或枝條等,引起農作物內部的遺傳基因的改變,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變異甚至是自然界沒有的變異。輻照過的種子、植株,經過人工幾代選擇和培育,便可獲得新的優良品種。
(2)昆蟲輻射不育技術,是一項無公害的生物防治新技術。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鈷-60,銫-137放出的γ射線或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對害蟲的蟲蛹或成蟲進行一定劑量的照射,使其雄蟲失去生殖機能,從而斷子絕孫,它既可滅絕害蟲又不產生公害。
(3)食品輻照加工技術,應用γ射線或電子束殺死食品中的寄生蟲和致病菌,提高食品的衛生質量和延長食品保藏期,而不影響食品的品質。它是繼食品罐藏加熱、冷凍保藏技術之后的一種食品加工新技術。
4.輻射加工
輻射加工是采用電離輻射對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種工藝過程。其主要優點在于:加工溫升小,有利于熱敏材料的加工;電離輻射的穿透性可對包裝好的物品進行處理,或實現固體物質的反應與改性;加工體系內不需催化劑和化學添加劑,產品純凈、無化學殘留;加工過程控制方便而且高效快速,易于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主要應用于生產輻射交聯的電線電纜、熱縮材料、印染助劑發泡材料,進行輻射固化、新材料制備等。